紫杉醇命途多舛
2010-07-14 00:02:04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0 点击:

 财政部、国税总局近期联合通知称,经国务院批准,自2010年7月15日起将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其中,紫杉醇作为唯一的医药产品名列其中。

  据悉,此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商品包括钢材、有色金属加工材等6个种类,涉及406个税号。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表示,取消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实际上是全球金融危机告一段落后,国家继续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政策调整。

  

  环保之剑高悬  

  “此次退税调整对紫杉醇出口企业影响甚微。”医保商会中药部主任罗扬接受《医药经济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记者了解到,国内出口的紫杉醇以药用为主,属高附加值产品。来自健康网的数据显示,天然紫杉醇每公斤单价在4万~5万美元不等,半合成紫杉醇的价格则在2万美元左右。从出口价角度来看,取消退税并不会对企业出口收入带来太大的影响。

  此外,“紫杉醇属于‘两高一资’产品,财政部此举主要是从资源角度出发作出的政策导向,以此彰显国家对资源性产品的态度。”罗扬进一步分析。

  事实上,作为近20年来国际上最流行的天然抗癌药原料之一,紫杉醇产品的开发一直饱受环保人士争议。

  据悉,紫杉醇是从紫杉(红豆杉)属植物中提取出的二萜类化合物,临床试验表明,其对卵巢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良好的疗效。数据显示,2007年国际医药市场紫杉醇原料药成交额在1.95亿美元。国外医药界人士预测,到2012年,全球紫杉醇总产量将达1040公斤,年需求增长率为10%。

  记者了解到,目前销售的紫杉醇按原料来源不同可分成二类。第一类为直接从太平洋紫杉树皮中提取的原料加工成的药剂。按照此法,每生产1kg紫杉醇纯品大约需要7000kg树皮,相当于砍倒2000~2500棵树龄为百年以上的红豆杉。这一情况引起各国环境保护组织的激烈抗议。

  受困于环保压力,在工艺创新的前提下,2000年以后,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均已采用“树枝提取—半合成法”生产紫杉醇原料药。即先从欧洲观赏紫杉嫩枝中提取出紫杉醇的中间体原料——“10浆果赤霉碱”,然后经与苯甲酰基团合成得到紫杉醇类似物——多烯紫杉醇。

  另外,美国还在试用红豆杉细胞培养法来生产紫杉醇原料药,但至今未有大规模生产的消息。迄今为止,全球紫杉醇原料生产中仍以半合成法的产量最大。

  而在国内,早在“八五”期间就将红豆杉资源保护、开发利用项目列入了国家星火计划。1995年,红豆杉为列被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但经过几年的无序开发利用,其资源仍然相当稀缺。

  

  出口略有下滑  

  随着国外红豆杉保护法令的逐步出台,从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逐渐成为美国紫杉醇原料的输出国之一。

  记者了解到,紫杉醇临床使用以针剂为主,每支规格为30ml,价格昂贵,故而全世界用量并不大。从出口数据来看,国内企业出口紫杉醇的数量大致稳定,近年甚至有下降趋势。

  海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紫杉醇出口企业数量稳定,维持在20家左右。2009年,中国共出口紫杉醇164kg,比2008年的185kg同比下降10%。从出口流向来看,国内的紫杉醇主要经由中国香港中转流向欧美几大药厂,少量销往印度。

  罗扬分析,近年来紫杉醇出口数量减少与其资源产品的特性有关。其表示,受生长周期影响,目前国内人工种植红豆杉大面积成功的范例还未出现。此外,人工种植红豆杉的提取效率能否与野生的相比,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另一方面,受诱于紫杉醇市场的高额利润前景,近年国内纷纷开辟红豆杉人工栽培基地,各种红豆杉种植投资项目亦纷纷上马。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南方地区已形成10万亩以上的红豆杉人工速生林的栽培基地,以四川、云南、福建明溪为主。1996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与林业部以及加拿大植物源公司合作,从加拿大引进了两万棵曼地亚红豆杉树苗,落户于四川的国营林场。记者获悉,目前四川省内种植的红豆杉均为该品种,其特点是紫杉醇含量高,但生长速度慢。福建明溪种的则是南方红豆杉,虽然种植规模较大,但其紫杉醇含量很低,提取成本也相应增加,后市并不容乐观。

  有鉴于此,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在国家出口政策的引导下,由于红豆杉植物原料有限,企业无法满负荷生产,未来国内紫杉醇的总量会否出现快速增长还不确定。

相关热词搜索:紫杉醇

上一篇:高密度发酵制备重组人 OCIF 活性域多肽融合蛋白
下一篇:微生物发酵中药的研究进展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