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根霉麸曲质量的措施探讨
2008-12-26 12:52:17   来源:《广西轻工业》   评论:0 点击:

李晓楼1,方奎2(1.四川职业技术学院,629000;2.射洪县环保局环境监测站)

【摘 要】 结合生产实践,探讨了工艺稳定的情况下,提高根霉麸曲质量的生产准备措施、监督管理措施、培养温控措施、杂菌防治措施,为根霉麸曲成品质量的稳定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根霉;根霉麸曲;杂菌防治;措施

 

根霉(Rhizopus)属接合菌亚门接合菌纲毛霉目毛霉科根霉属,在培养基或自然基物上,菌落生长迅速。根霉的用途广泛,淀粉酶的活力很强,多用作糖化菌,我国最早用此菌创立了淀粉发酵法生产酒曲,在酿酒时除具有糖化作用外,还能产生少量乙醇。根霉麸曲生产和应用显得更加广泛。但尽管如此,根霉麸曲的生产仍然面临着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本文结合生产实际,探讨了提高根霉麸曲质量的措施,为根霉麸曲成品质量的稳定提高提供参考。

 

1 生产准备措施

1.1  种曲准备

根霉种曲的质量是根霉麸曲生产成功的前提,这里说的种曲质量,有两层含义:一是根霉菌种必须是性状优良,糖化力强的优良菌种;二是由试管种制备二、三级种要严格无菌操作,无杂菌感染。

1.2  原料麸皮的准备

1.2.1  麸皮的选择

麸皮具有价格低、来源丰富、疏松透气、营养丰富等特点,是固态法培养根霉的理想原料。生产选用的麸皮要含水量低、新鲜无霉烂变质、粗细度适中。麸皮过粗,不利于培菌保水,过细,灭菌后容易成团,培菌时不利于通风透气。

1.2.1  麸皮的拌和

麸皮在润料拌和时要均匀,湿度一致,润料时间不能过短太长。水分一般控制在55%~60%,这要根据生产季节、原料含水量、蒸料时间等决定并加以微调。

1.2.2  麸皮的灭菌

麸皮灭菌要注意上汽均匀,无死角,在装料时要做到探烟上甑。灭菌时间不得低于45分钟,控制在45-60分钟为宜。不能过短太长。过短灭菌不彻底,过长,容易导致麸皮发粘。

1.3  生产人员的产前培训

  根霉麸曲的生产过程,实质上是根霉菌在培养料麸皮上的纯培养过程。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无菌操作和无菌概念要贯穿整个生产的始终。因此对于根霉麸曲的生产人员,一定要有无菌意识。在生产前,要对生产人员作较系统的无菌操作培训。

 

2 监督管理措施:

2.1  管理人员,不定期抽查监督

根霉麸曲的生产,多采取固态工艺或固液结合工艺。在根霉纯种培养过程中,都很难做到严格的无菌操作;加之根霉麸曲的生产,受人为因素和环境条件影响大。因此加强管理人员对生产过程的抽查监督,可以提高员工的生产责任心,增强员工的操作素质。为根霉麸曲质量的稳定提高作保证。

2.2  生产人员,真实填写生产记录

根霉麸曲的生产,是一个尽量作到无菌操作或纯培养的过程,涉及到许多过程控制和温度调控措施。生产记录是培养过程控制的真实反映。从中可以分析生产成败,总结经验。因此,生产人员,要如实填写生产记录。

2.3技术人员,作好生产对照

技术人员,在大生产的同时,可以利用培养皿,在生产中作好生产对照。方法:大生产麸皮接种后,在装盘或帘子的同时,装几个培养皿,培养皿在培养箱中恒温培养。培养皿中的根霉生长状况,可以为管理人员分析大生产,提供依据。培养皿对照,可以排除生产中种曲质量问题,反映出生产人员的过程控制是否合理。同时,通过做培养皿对照,也可以激发生产人员的责任心。

2.4  质量员作好成品检验

质量员要依据根霉成品质量标准作好成品检验,尤其是成品水分和试饭糖分。要严格把握水分和试饭糖分之间的关系。按水分含量的高低和试饭糖分的多少等指标对根霉成品严格分级。

 

3 培养温控措施

    根霉麸曲的生产,温度的控制,贯穿整个培菌过程的如终。温度的控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3.1  培菌前期:入房~10小时

要求:室温控制在28℃~30℃,保温保湿静置培养。

静置培养4~6小时后,菌体开始生长,品温逐渐上升,待品温长至35℃左右时通过开门、窗间歇通风培养,控制品温在32℃~35℃。

入房6小时后要注意品温变化,要求每小时左右查温一次。

3.2  培菌中期:10~20小时

要求:入房培养10~14小时,根霉开始旺盛生长,呼吸作用旺盛,放热量大,此时需通过关汽、开门、窗、排风扇等连续通风培养,并通过调盘,架盘,架“十”字;架“品”字等控制品温在32℃~40℃,以35℃为宜。

培养18~20小时,菌丝穿透布满料面,扣盘,此时品温可控制在35℃~40℃。

培菌中要特别注意品温控制,要求每30分钟左右查温一次,并如实填写生产记录。

3.3  培菌后期:20~30小时

培菌到24小时左右, 曲内菌丝密布,结块良好,些时应进入后期排除万难潮阶段。

门窗打开,保持品温在33℃~38℃,用干净的消毒竹块将曲胚划成10cm小方块,连续通风排潮,当曲胚水分降至35%左右时准备出房碎曲。

 

4 杂菌防治措施

根霉麸曲在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杂菌有犁头霉、小克银汉霉菌、青霉及灰绿曲霉、乳酸菌、芽孢杆菌等。根霉麸曲的生产要作好生产前的消毒和灭菌,确保种源无污染、无杂菌。

4. 1  犁头霉的防治

犁头霉菌丝体近似根霉,但色淡较细,孢嚢梗是由匍匐丝生出,不是由假根相对应的上方长出,广泛分布于土壤和酒曲中。根霉麸曲在培菌过程中出现了“水毛”,菌丝显得粗放,表明有犁头霉污染。犁头霉污染的原因包括:曲种感染;曲料水分大;曲室潮度大;曲料品温超过37℃。防治方法:曲种感染,及时更换曲种,曲种在保存前要充分干燥;控制曲料水分,通常在55%左右为宜;控制曲室潮度,保持干湿球温差在0.5℃ ;培菌过程中品温要低于37℃。

4. 2  小克银汉霉菌的防治:

小克银汉霉菌菌落初为白色,后略带浅灰,表面有大量的孢子形成,培菌中表现:“冒黑烟”,则可能是小克银汉霉菌感染。小克银汉霉菌感染原因包括:场地不卫生;堆积温度过高;培菌前期及中期控温过高;后期保潮不好。防治方法:场地做好清洁灭菌;培菌前期低温培养,缓慢升温;培菌后期做好曲室保潮;

4. 3  青霉及灰绿曲霉的防治:

青霉、曲霉都是多细胞霉菌,主要出现在夏季,根霉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生长缓慢,可能是青霉等感染。青霉及灰绿曲霉感染原因包括:场地不卫生、曲室空气消毒不严、培菌过程产酸等。防治方法:加强场地清洁和曲室消毒;除多余水分;培菌升温注意前缓中挺后缓后。

4. 4  乳酸菌、芽孢杆菌等的防治:

在生产中,曲料酸败,来火缓,一旦来火,迅猛异常,则可能是乳酸菌、芽孢杆菌感染。

乳酸菌、芽孢杆菌感染原因包括:种曲感染;曲料灭菌不彻底;培菌前期品温室温过高,时间过长;曲料水分过大,场地不卫生。防治方法:及时更换种曲;适当延长曲料灭菌时间;培菌前期低温缓慢静置培养;加强卫生管理,做好场地灭菌工作。

总之,影响根霉麸曲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作为根霉麸曲的生产、管理人员,要在稳定工艺,保证种曲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作好生产监督管理、培养温控管理以及杂菌防治等工作,以保证根霉麸曲的生产,稳定根霉麸曲质量。

 

参考文献

[1]颜耀祖,真菌分类学[M],北京农业大学自编教材,1997年1月.

[2]李阜棣,胡正嘉. 微生物学[M].2000,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3]唐玉明等,小曲根霉菌的选育及利用研究[J],酿酒科技,1997(3):25~27.

[4]李大和,李国红.川法小曲白酒生产技术(十)[J].酿酒科技, 2006, (10).

[5]喻凤香,林亲录.甜酒酒曲根霉低聚糖酶类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05,(01).

相关热词搜索:根霉 根霉麸曲 杂菌防治

上一篇:国内赤藓糖醇产量分析及预测
下一篇:采用基因敲除技术获取杜氏盐藻新品种生产番茄红素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