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制母液返还分析
2007-09-05 22:16:39   来源:发酵科技通讯   评论:0 点击:

对于味精的生产来说,要想保证味精的质量,必须从工艺上进行严格把关,从精制车间的角度来看,对味精质量影响较大的可能就是两个方面了,一是料液的纯度,二是母液的处理。对于莲花来说,要求部分精制母液返还粗制车间,同时对于精制母液返还后的处理也作了相关的工艺管理规定,所以味精的质量才得以保证。针对精制母液的返还规定,不仅仅是出于精制或粗制车间单纯的哪一个车间的生产利益来定的,而是综合考虑整体的工艺质量标准才如此要求的。它不仅仅对精制的生产有好处,同时对粗制的生产也有好处,它是一项宏观的工艺管理,从最终产品味精的质量来考虑的。对精制车间来说,精制母液的循环次数对循环的料液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保证味精的质量和收率,母液含有大量谷氨酸钠以外的其它物质,所以,它本身就是一个可以调剂的物质。精制母液返还粗制车间,不但可以对成品味精的理化指标有很大提高,而且可以节约粗制变晶纯碱的消耗。如果母液在本车间系统内重复进行脱色、结晶,由于物料反复循环,杂质越积累越多,无法释放出去,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对成品味精的质量有不良的影响,收率当然也不会有提高。对成品味精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味精的硫酸盐含量超标,味
精颜色发黄,含量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万事万物的生存都是有一个合适的度的,遵循规律合理利用才是我们最明智的做法,如何寻求这个合适的度,把握这个度,是我们应该在生产中探索的课题。我们把母液的返还量和味精的质量在实际的生产上做了一个分析对比,把他们在实际生产中联系起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很必然的联系,返还量高、母液的系统循环次数少,味精的质量有保证;反之,母液不返还,或是母液系统循环次数多,味精感官指标受到影响,含量、硫酸盐等理化指标也不合格。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我们是应该把它保留到系统内呢?还是应该让它到它该去的地方变废为宝发挥它自己的优势呢?从粗制生产的工艺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发酵液中和转晶以及水解工艺都是提纯的工艺,它们的主要目的都是排出杂质或是把所谓的杂质转化成有用的物质(比如水解就是把焦谷氨酸转化成谷氨酸的工艺)。精制上物料反复循环,杂质量会越来越多,只有回用到粗制进入转晶罐或进行水解进入发酵液中和罐,杂质才能被分离出来。例如硫酸盐指标,因为硫酸根是很稳定的化合物,基本上在系统内不能被消耗,只能通过二次母液进行水解,加入发酵液中和,在一次母液中被排放出去。还有精制过程中产生的焦谷氨酸,也可以通过二次母液水解重新转化为谷氨酸,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粗制对精制母液的回用有很大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可以从精制母液中分离我们有用的物质,同时对本车间的生产也有很大的好处。比如到TC转晶罐中可以调节转晶的pH,节约碱的用量,节省粗制车间的原料消耗。对于转晶罐内的精制母液来说,它是不存在转晶这个概念的,我们都知道,对于谷氨酸来说,它存在两种晶体形式,而对于味精来说,它的晶型只有一种,所以,它在TC转晶罐内只起到调节pH的作用和调节稳定转晶罐内料液浓度的作用。它会随着2#母液一起进入水解系统,然后转入发酵液中和罐内,同时它的杂质会随着水解转化、随发酵液中和母液排出。
总体来说,对于精制母液的返还,我们应该把握一个度,盲目的在自己的系统内运行,把焦谷氨酸这种潜在的宝物,在味精质量不能保证的生产危机中流失掉,实在不是一个明智的理性的做法。我们应该在保证生产正常运行、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来充分的最大限度的挖掘物料本身潜在的优势,从大局和整体利益出发来进行精制母液的管理工作。

相关热词搜索:味精

上一篇:溶氧对重组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生产腺苷蛋氨酸的影响
下一篇:锌盐等电点法提取谷氨酸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